針灸減肥vs穴位埋線減肥
針灸減肥、穴位埋線減肥兩者之分別。
中醫針灸香港已見普遍。
有關針灸,自古代已有記載,源遠流長。
針灸原理主要透過毫針刺激相關穴位,以達致調氣、調神的目的,令五臟六腑的陰陽氣血從趨向平衡,做到既病防變,未病防病。
不過,針灸香港人對之並不陌生,但亦有香港人一聽到「針灸」二字,多表示會痛嗎? 或是因為針刺手法具有入侵性而有「不安全」的誤解。
其實針灸推介對人體並無明顯副作用,針刺時出現的酸麻脹痹感,亦正時針刺到位的正常表現,基本上沒有注射疫苗或抽血時那種明顯的刺痛感覺。
針灸香港邊間好?
養康中醫針灸醫師在運用針灸療法治療痛症,特別是經痛、頭、頸、腰、背痛等,擁有豐富經驗,收費合理,而且推介以針灸治療婦女不孕症亦屢見顯著療效。
針灸針刺是用毫針 (中心採用的毫針,乃全部100%韓國進口,一次性使用、無菌針灸針,用完即棄) 刺入人體穴位而進行治療。
期間,針灸中醫師會運針進行補瀉手法,使病人有酸、麻、脹、痹的感覺,為之「得氣」,得氣之後,療效更佳。對於痛證,熟知人體解剖特點的醫師會運用毫針刺入相關的痛點,配合其他治療手段例如拔罐、艾灸等,從局部直接緩解緊繃的肌群或筋腱,止痛效果迅速而理想。
此外,我們的醫師亦能活用中醫針灸理論,透過特定經絡、穴性,進行選穴的配伍,例如虛證病人可選脾腎二經或腹部任脈的保健穴位,以培補先、後天之氣,達到整體補虛的效果。
如此在針對局部痛點施針的同時仍能進行辨證,調理整體的體質,能有效收到疏通經絡、調和臟腑、調暢氣血的功效,繼而達到扶正驅邪、治療疾病、保健養生的目的。這樣的治療思想令中醫師能根據病者的證型選穴,適用於所有病症。
養康的中醫針灸減肥原理是通過對神經、內分泌和物質代謝等全身整體調整,從而達到減磅目的。
從肥胖症的局部表現入手,針刺腹部穴位,配合電針有節律地刺激腹部肌肉(如腹直肌等),有助強化腹部肌肉以增加其新陳代謝率,是為直接局部取穴。
同時,針灸中醫治病亦講求辨證論治,中醫自古有云「肥人多痰濕」,中醫認為肥胖人士多屬痰濕體質,壤成痰濕常責之於脾胃氣虛而水穀不化,所以針灸選經亦可選脾胃二經,例如豐隆、血海等穴位,達到調理一身陰陽氣血的效果。如此效果和療程,中醫針灸香港人也漸多選用。
針灸治療的範圍很廣,依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(WHO)1980年初版的〈世界衛生‧針灸專刊〉,提出並建議在全世界推廣應用針灸治療的病症有43種。 1996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(WHO)義大利米蘭會議中通過64種針灸適應症,其中包括消化系統疾病,內分泌代謝性疾病、婦科病等。
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約有43種病症,可以以針灸進行治療,當中包括有肩周炎、頸椎毛病、腰肌勞損、面癱、腰椎間盤突出、骨性關節炎、扭傷、中風後遺症,鼻炎、慢性結膜炎、慢性咽喉炎、胃炎等,均有上佳治療效果,針灸香港人也廣泛選作治療,令針灸香港漸見普及。
致於針灸副作用方面,除非施針者施針不當及未消毒雙手,又或針具及其他器具未經消毒清潔,否則除了微痛外,一般不會有不良副作用。針灸香港人普遍接受,不過孕婦、對金屬過敏者、又或有長期隱疾者,就不太適合進行針灸治療。但無論任何人,最好事先徵詢醫生意見,留意個人身體狀況,合適的話,便找具備註冊執照的針灸中醫師或其他相有關醫護人員作治療,並留意治療場地是否衛生乾淨,確保可安全又安心接受中醫針灸治療。
醫者,既要仁心,亦要專業